冲击波“波士堂” | 第十期
冲击波“波士堂” | 第十期
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疾病治疗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在精准的基础上实现微创及无创化。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体外冲击波技术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产物。冲击波疗法这项技术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。因此,需要医师掌握多学科的知识。它有一系列的适应证需要医生根据经验进行把控。
我国的体外冲击波医学发展迅速,从1994年国内首次在刊文报道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网球肘开始,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,体外冲击波疗法已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。同时,广大学者也对体外冲击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并由此逐步推动了冲击波治疗适应症的扩展。为更好的凝聚国内体外冲击波研究力量,促进学科的发展,于2013年12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体外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。
今天瑞士冲击波学院有幸请到了体外冲击波专业委员会的各位“大咖”们,为我们来分享他们眼中冲击波治疗技术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。
嘉宾介绍
张小梅
教授,主任医师
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
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委员
云南省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
云南省医师协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
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
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
本期嘉宾主讲内容:
能否请您介绍下云南省冲击波分学会的学术力量和专家组成?
这些专家分别来自于哪些单位?
云南省的老百姓对冲击波疗法的接受程度如何?
与患者的沟通在冲击波治疗前后是否非常关键?
临床中是否尝试过将冲击波和传统治疗方式相结合的创新?
从使用者的角度,您觉得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冲击波设备?
您如何看待冲击波疗法的循证医学基础?
(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更正或删除。)
上一篇:冲击波“波士堂” | 第九期
下一篇:冲击波“波士堂” | 第十一期